2024 年 12 月,生猪产业进入年终疫病防控攻坚期,猪病预防与控制领域围绕政策体系升级、免疫效果巩固、节前调运监管及冬春季应急准备,构建起 “科学精准、智能高效、联防联控” 的年终防控格局。随着春节临近和气温持续走低,行业以新版防控方案实施为契机,全面提升重大动物疫病综合防控能力,为全年防控工作画上圆满句号。
政策体系实现重大升级。12 月 20 日,农业农村部正式印发《非洲猪瘟疫情应急实施方案(第六版)》,取代实施两年的第五版方案,成为年末防控工作的重要指引。新版方案突出 “科学精准处置” 理念,优化疫情划分标准,将疫点核心区范围根据养殖规模动态调整,细化不同规模场应急处置流程,减少防控对正常生产的影响。方案特别强化常态化防控要求,增加 “环境监测预警” 章节,要求规模化场每周开展环境采样检测,中小场户每月至少检测 1 次,推动防控从应急处置向风险预警转型,与 11 月检测技术革新形成政策与技术的协同发力。
年终免疫效果全面达标。宁夏回族自治区秋季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抗体监测结果显示,全区猪 O 型口蹄疫免疫抗体合格率达 94.60%,远超国家 70% 的标准要求。这一成果得益于全年 “集中免疫 + 补免强化” 的免疫策略,12 月各地紧抓最后窗口期开展补免工作,河南、山东等养殖大省对抗体效价不足 8 的猪群及时补免,确保冬春季免疫屏障牢固。与 11 月侧重低温免疫技术不同,本月更注重免疫质量评估,通过 “抗体检测 + 临床观察” 双重指标,科学评价免疫效果,为来年免疫计划制定提供依据。
节前调运监管智能化升级。面对春节前生猪调运高峰,四川南江县依托智慧动监平台实现入境生猪及产品实时动态监测,落实运输车辆备案和贩运人员管理制度,累计备案生猪运输车辆 125 辆,检查过往车辆 78 辆。屠宰环节强化 “瘦肉精” 和非洲猪瘟自检,全县屠宰检疫生猪 7500 头,出场合格率达 100%。这种 “智能监管 + 实地检查” 模式有效遏制了违规调运行为,与 11 月区域联防机制形成互补,构建起从养殖到屠宰的全链条监管体系。
冬春季防控准备全面就绪。大通县发布冬春季动物疫病防控通知,要求各乡镇围绕 “养殖、运输、屠宰、经营” 等关键环节开展 “日日排查,场场到位” 的监测排查。重点加强河道、堤坝等重点区域巡查,严防病死畜禽流入市场。北方地区强化应急物资储备,确保消毒药品、防护装备等物资充足,南方则针对冬春潮湿天气提前部署环境除湿设备,将猪舍湿度控制在 65% 以下。这种 “预防为主、应急为辅” 的工作思路,为应对冬春季疫情挑战做好了充分准备。
12 月猪病防控以 “政策引领、科技赋能、监管提效” 为特征,从新版方案实施到免疫效果巩固,从智能调运监管到冬春防控准备,行业圆满完成全年防控任务。这些实践不仅保障了节前猪肉产品安全供应,更形成了 “监测预警 - 快速响应 - 精准处置” 的现代化防控模式,为 2025 年生猪产业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疫病防控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