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5 月,畜牧业在市场波动、技术革新与政策引导的交织影响下,呈现出复杂而多元的发展态势,各细分领域亮点与挑战并存,为全年行业走向奠定重要基础。
生猪市场依旧是行业焦点。价格方面,尽管 1 至 5 月仔猪价格前期高于上年同期,但进入 5 月涨幅已缩窄至 1.1%,6 月更是同比下跌 14.5%。当下猪价承压下行,主要源于生猪出栏量远超去年,大体重猪在 5 月集中涌入市场,形成阶段性供应积压。据农业农村部数据,1 - 5 月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屠宰量达 15349.67 万头,5 月单月屠宰量 3215.67 万头,环比增加 4.5%,同比大幅增长 20.6%。消费端处于淡季,进一步加剧价格下行压力。不过,成本端传来利好消息,饲料成本下降推动育肥成本低位运行,生猪平均成本维持在 14 - 15 元 / 公斤,虽受价格影响养殖效益收窄,但 1 - 5 月平均头均仍有 200 元左右盈利,5 月盈利水平降至 80 元以内。从产能看,二季度末能繁母猪存栏量 4043 万头,处于产能调控绿色合理区域上限,后续走势值得关注。
在行业技术创新领域,5 月举办的第二十二届中国畜牧业博览会成为新技术、新产品的展示舞台。智慧畜牧风头正劲,各种养殖大模型、机器人广泛亮相。如合肥拉塞特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的 AI + 养殖整体解决方案,可实现全时段、无死角实时监控与数据收集,其轨道视觉机器人自动巡检降低人工成本,还能与智能精准饲喂器联动,提升生产效益。在国家推动豆粕减量替代背景下,牧原股份、安佑生物等企业积极展示低日粮技术成果。牧原 2024 年饲料中豆粕占比降至 7.3%,并投入大量资金推进相关研究;安佑集团与南京农业大学合作,通过调整日粮配方,在生长育肥猪不同阶段减少氨基酸用量,豆粕用量降低 20% - 40%,且提升了饲料转化率与肉质。
政策层面为行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与引导。农业农村部在《2025 年畜禽种业振兴行动实施方案》中,对开展种猪繁殖性能测定的企业给予每亩 1200 元补贴,鼓励企业构建种猪遗传评估体系,推动种业高质量发展。同时,发改委提出不增产能和降重稳价倡议,若能有效落实,将对生猪产能变化产生重大影响,有助于稳定市场供应节奏。
肉牛养殖领域,5 月全国肉牛平均出栏价格为 36.4 元 / 公斤,略高于 2024 年同期,同比上涨约 2.8%。商务部启动牛肉进口保障措施,减少进口牛肉冲击,提升国产牛肉竞争力。尽管 2024 年全国肉牛存栏量减少 4.39%,但随着市场供需逐步调整,活牛价格有望进一步上升。成本方面,玉米、豆粕价格回落,降低了约 5% - 8% 的饲养成本,为繁殖母牛养殖利润提升创造空间。一头繁殖母牛每年总成本约 4000 - 6000 元,而产出的犊牛断奶后按当前行情计算,扣除成本每头净利润可达 2000 - 4000 元。不过,行业也面临价格波动、疫病等风险,养殖户需强化风险管理。
综合来看,2025 年 5 月畜牧业在市场调整中寻求突破,技术创新为行业注入新活力,政策引导明确发展方向。生猪市场需关注产能与价格走势,合理调整养殖策略;肉牛养殖则可把握价格上升机遇,同时防控风险。养殖户应积极拥抱新技术,顺应政策导向,提升养殖效益与抗风险能力,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实现稳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