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9 月,畜牧业科学与营养领域呈现 “添加剂创新与肠道健康深化研究” 的显著特征。在首届川渝饲料科技论坛上,有机柠檬酸铜等新型添加剂的亮相与动物消化道营养精品学术沙龙中肠道菌群研究成果的发布,共同推动行业从传统营养供给向 “精准调节 + 健康维护” 模式转型。9 月成为观察畜牧业营养技术从理论突破到实践应用加速转化的关键节点。
新型添加剂实现多维效能突破。9 月 11 - 12 日举办的首届川渝饲料科技论坛上,四川省畜科院营养健康研究所推出国家新产品有机柠檬酸铜。历经多年研发,该产品融合先进生物技术,相比传统无机硫酸铜优势显著:在提升动物健康方面,能有效降低畜禽腹泻率,试验数据显示仔猪腹泻发生率降低 25%;在促进生长与提高饲料利用率上,可使育肥猪日增重提高 8%,饲料转化率提升 5%。更重要的是,其 “加量少、效果好” 的特性大幅减少使用量,具有更高的节源降本与减量减排优势,契合绿色养殖趋势,为饲料添加剂领域提供了新的增效环保范式。
肠道健康研究拓展营养边界。9 月 20 日,南京农业大学动物消化道营养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举办的第 175 期学术沙龙聚焦肠道菌群对动物健康的影响。其中一项针对断奶仔猪的研究表明,使用日粮中添加 2.5% 苜蓿纤维粉的供体猪粪菌悬液进行粪菌移植(FMT),可明显降低仔猪腹泻率,改善血清炎症水平、免疫及抗氧化能力。在空肠肠道形态上,隐窝发育得到促进,肠道通透性降低,屏障蛋白基因表达量显著提高。这种基于肠道微生物群调节的营养干预手段,突破了传统营养物质供给的局限,为仔猪健康养殖提供全新理论依据,预示着肠道健康管理将成为畜牧业营养研究新的增长点。
精准营养实践落地养殖环节。同期,北京奶牛科研团队的 “天然活性物质改善奶牛健康高效养殖关键技术及应用” 成果入选中国农业农村重大科技新成果。团队构建的中国饲用天然植物功能组分数据库,通过大数据分析将饲料营养成分数字化,实现奶牛每日 “食谱” 精准量化。经实践验证,一款柑橘提取物产品可缓解奶牛夏季 “热应激”,提升采食量,使日均产奶量增加 1 - 2 公斤,还兼具抗炎、抗氧化功效。这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牧场,标志着精准营养从概念逐步转化为养殖效益,为畜牧业提质增效提供可复制路径。
地方培训助力技术下沉。9 月 20 日,河北隆化肉牛科技小院举办养殖技术培训班,专家围绕肉用繁殖母牛饲养管理、繁殖技术及青贮饲料生产展开培训。通过优化日粮配制、体况调控等手段,为养殖户提供降低饲料成本、提升犊牛成活率的实操方案,推动前沿营养技术从科研机构向基层养殖单元渗透,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9 月技术进展揭示行业新趋势:有机柠檬酸铜等添加剂创新重构了营养供给模式,粪菌移植等肠道健康研究拓展了营养调控维度,奶牛精准营养实践与地方技术培训则打通了科研成果落地的 “最后一公里”。这些进展共同指向 “精准、健康、高效” 的发展方向,随着新技术在秋季养殖旺季全面铺开,其经济效益与生态价值将进一步凸显,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